教研信息
  • 2025 09-29

    2024年度“十大亮点”工作(10):“滨”纷优学网络研修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依托“滨”纷优学互动平台暨江苏省城乡结对互动课堂平台,组织开展网络研修活动42期。先后和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常州大学阿里云学院开展互动课堂研修活动,推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升乡村教师教学水平,让农村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滨”纷优学网络研修相关的5项省现代教育技术课题顺利结题,“滨”纷优学互动课堂的经验做法在2024年5月8日《江苏教育报》宣传报道,县域“网络名师工作室资源建设与特色培育”案例在“苏e直播”平台宣传展示。

  • 2025 09-29

    2024年度“十大亮点”工作(9):创新教师培训方式 推动主题素质提升

    借助暑期中小学教师集中培训平台,组织中小学教学管理者、德育管理者、高中管理者、中专校管理者、学前骨干教师、小学骨干教师、中学骨干教师、“五级梯队”培养对象等8个培训班,赴杭州、苏州、常州、南京、淮安、盐城、溧阳等地进行集中培训,组织44个县内培训班,对全县不同学段、不同层次、不同学科教师进行全覆盖、菜单式培训,累计安排976学时,开设讲座248场,听课人数1万多人次,推动了我县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为创塑“滨”纷优学教育品牌,推进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 2025 09-29

    2024年度“十大亮点”工作(8):奋“溧”同心炼骨干 齐头“滨”进促发展

    抓住南北结对机遇,搭建溧阳培训基地平台,新增“溧滨”结对学校5所,新建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10个,组织了5期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培训。1月,邀请常州特级教师戴慧来滨开设讲座,“五级梯队”中29名领航教师培养对象、28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及60名初中优秀教师参加。3月,从小学、初中各遴选30名骨干教师赴常州开展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走访2所名校,聆听专题讲座6场次,举行3场沙龙,听课18节次。8月,组织45名初中骨干教师赴溧阳进行为期5天培训,开设专题讲座7场,组织1场专家研讨沙龙,参观溧阳特色校园1所。12月,邀请溧阳名师团队来滨讲学,举办专题讲座2场,开设同课异构课30节;组织48位高中骨干教师赴溧阳开展为期3天培训,开设专题讲座3场次,跟岗学习8节课,参观AI智慧工厂1所。

  • 2025 09-29

    2024年度“十大亮点”工作(7):构建红色教育体系 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建设“1 + N”红色队伍。以教师队伍为关键“1”,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中国好人”徐振理等多方力量为“N”,开设红色思政课100节,为学生讲好红色故事。 挖掘“2 + X”红色资源。聚焦宋公堤与顾正红烈士故居两个江苏省首批红色地名,着眼全县 20 个以烈士命名的镇村、40 处红色遗址,合力开发情景剧、舞台剧等,让红色历史鲜活呈现。 打造4个红色课堂。通过红色教材“班班学”、红色歌曲“天天唱”、红色故事“人人讲”、红色活动“月月有”,让红色教育常态化、多样化,营造浓厚的氛围。 设立7大红色主题。依循时间脉络,每年三月“学雷锋”、四月“祭先烈”、五月“学楷模”、六月“迎七一”、九月“庆胜利”、十月“颂祖国”、十二月“兴中华”等系列活动贯穿全年,让学生不同时段沉浸红色熏陶。 承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滨海区域联盟一体化观摩活动,共探思政教育新路,助力传承红色基因。

  • 2025 09-29

    2024年度“十大亮点”工作(6): 开展“阳光天使”行动 关爱未成年人成长

    深入实施“阳光天使”校校行项目。累计开展“阳光天使”校校行活动58期,开设班主任、家庭教育、校园预防欺凌和女生青春健康、阳光天使培训等200余场次,5万多名师生和家长参与,学习强国、光明教育家、江苏教育新闻网、滨海融媒等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在县实验小学新建南路校区启动滨海县首届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暨全县中小学“5·25心理健康日”主题系列活动,对55所学校报送的活动材料进行评比,评出优秀组织奖48个。 开展全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工作。7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了测评,测评数据和剖析结果反馈至全县各中小学校。精心打造一支由2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作为心理热线96111的接线志愿者,全年累计接听热线120余例,接待来访者70余名,咨询180余次。

  • 2025 09-29

    2024年度“十大亮点”工作(5):潜心攻关教学模式 聚力突破课改难点

    将实施“生·活”课堂教学改革行动作为教科研的重点研究方向,小学各教育集团引领成员校实行团队集体攻关,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县实验小学“四点·五环”模式的“行思”课堂的探索实践在《中国教育报》专题刊载,永宁路实验学校的“三单六环”教学成果《构建研学范式 提升核心素养》获评盐城市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县第二实验小学的“研·导”课堂在盐城市小学语文学科中心教学展示活动中备受好评,县实验小学人民路校区的“三实课堂”、东坎街道中心小学的“三·三·五”课堂、行知实验小学的“三小课堂”等,均取得一定成效。 开展多彩活动,搭建“生·活”课堂教学改革载体,成果显著,小学有18位教师获市级教学基本功、优质课一、二等奖,20多位老师在市级以上教研活动中执教观摩课,1魏老师获得省小学优秀主题班会展评一等奖,296篇相关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 2025 09-29

    2024年度“十大亮点”工作(4):变革学前教研方式 联动并进共谋发展

    “一园一航”课改行动从保教活动的“一日环节”结构性质量研究转向“五大领域”过程性质量研究。 强化县级整体示范,以引领求发展。借助县名师工作室平台,开展艺术、科学等领域核心经验研修,形成优秀领域教学12节、高质游戏课程4例,推广典型课改经验3次,创塑课改先驱班级12个,有效促进领域研究整合,引发教学内涵提升。 注重小组联动并进,以共振谋发展。组建6个领域教研组,选取全县各园各1个班为对象,分组连续深入同一教育场景,开展了组内每学年1次、园内每月1次的领域教学过程研究,以抱团奋进之姿,实现课改从示范引领到全域共振。 围绕“每所园都是领航园”的高位目标,以前期146个“领航班”为加持,持续延展领域教研的力度深度效度,实现县域学前教育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 2025 09-29

    2024年度“十大亮点”工作(3):展示“生·活”课改成果 创塑“滨”纷优学品牌

    建立分管领导牵头、发展中心主抓、相关科室成员参与的组织机制,落实“生·活”课改责任,明晰“生·活”课改内涵,配套出台相关文件,邀请专家学者来滨作现场指导。 搭建“生·活”课堂教学改革载体,65位校长开设示范课,416 位中层以上干部开设观摩课,244位学科组长开设研究课。成立专项课题小组,立项省重点课题6项、市重点课题91 项,突破“生·活”课堂教学改革难点。注重调研评估,查阅中层以上干部及骨干教师听课笔记1400人次,通过问卷调查,选出好课32 节,选送参加县级展评课132 节。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市以上评比中获奖48 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 篇,获得省级优质课基本功奖项12人次、市以上优质课或基本功竞赛一二等奖52人次。 承办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皋主任作经验交流,10位教师开设课改教学展示课。

  • 2025 09-29

    2024年度”十大亮点“工作(2):聚焦主责主动作为 强化教研提升质量

    加强进校教研指导,做好学科质量监控。根据校情、学情、教情进行精准指导,做到一校一策。一年来累计进校46次,指导教师1020次以上,查阅听课笔记1250本以上,查看学生作业6000本以上。定期组织初高中8次学科质量监测、102次学科质量分析,为各学校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加强教育教学科研,助推质量全面提升。2024年新增3项省规划课题、市规划课题58项,在研13项省规划课题、10项省教研课题,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有效促进全县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2024年高考985、211、本一达线人数、本二上线人数均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本一人数比2023年增加了430人,本二人数增加了725人,中考高分段人数、滨海中学录取分数线连续2年位居全市第2名。

  • 2025 09-29

    2024年度“十大亮点“工作(1):学习党纪加强党建 全面接受巡察洗礼

    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效,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组织召开党员大会4次、支部委员会12次、专题民主生活会1次、现场教学及党日活动14次。组织支部书记讲纪律党课2次,支部书记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累计开展谈心谈话12次。与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所、德心所党支部联合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养时代大先生”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到滨海县廉政公园开展“学党纪,讲廉洁,做表率”主题党日重温入党誓词活动,持续开展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主题党日活动,有力推动了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抓住市县联动巡察和县委意识形态常规巡察契机,对中心近年来的党建工作、主题教育、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教科研训、财务管理以及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进一步规范了党内政治生活,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